山东硬汉的绿茵起点

1976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刘越,是90年代中国足坛典型的"技术流边后卫"。这个喝着黄河水长大的济南小伙,10岁就在济南市体校展露足球天赋,当时他的启蒙教练曾评价:"这孩子跑起来像踩着风火轮,特别敢做动作。"

职业生涯的荣耀与遗憾

1994年甲A元年,18岁的刘越便代表山东泰山队(现山东泰山)上演职业首秀。那个赛季他出场21次,标志性的边路突破让球迷记住了这个扎着小辫的追风少年。1996年亚洲杯对阵叙利亚的惊天远射,至今仍是老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画面。

"刘越的踢法很有山东人特点——看着瘦削但特别抗撞,传球带着股倔劲儿。"——前队友李明回忆道

转型解说后的"技术流"风格

2002年退役后,这个济南汉子开启了人生新篇章。从山东体育频道的方言解说起步,到后来央视的全国性平台,刘越的解说延续了球员时代的细腻风格。他特别擅长用三维战术板分析,有次解说欧冠时,连画7次跑位图解析梅西的进攻路线,被网友戏称"人肉战术AI"。

不变的家乡情怀

如今定居上海的刘越,仍保持着山东人的饮食习惯。去年解说世界杯时,有球迷拍到他在演播室后台啃煎饼卷大葱的画面。当被问及家乡足球,他总说:"济南的足球土壤特别扎实,当年我们训练完翻墙去喝甜沫(济南特色小吃)的日子,比现在小孩喝蛋白粉有意思多了。"

注: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刘越2018年接受《足球周刊》专访内容